【欧洲杯投注网站好学生】做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温度的法律人——记我校全国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肖维

来源:学生融媒体中心记者中心  作者:全鑫  编辑:张孟凯  发布时间: 2023-12-06 浏览数:
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曾说:“宪法看起来很遥远,其实它很生活,一个人从出生,到上学、就业,再到年老,都离不开宪法,宪法能够保障公民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。”在韩教授的熏陶下,肖维在学习上研读法学,致知力行踵事增华;于工作上深入法学,行稳致远进而有为;于比赛上活用法学,稳扎稳打为者常成,在弘扬法治精神的道路上从未停留。她就是我校第八届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比赛全国冠军一等奖获得者、法学院法学2103班肖维。

把握学习“圆心”,立足“出发点”

法学涉及大量的法律文献和案例分析,需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,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项挑战,因此肖维将课前预习、课上积极讨论灵活运用,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。法学专业有许多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概念,她深入研读、仔细研究,不断加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记忆。她创建词汇表,记录并解释重要的法律术语和概念,期间阅读优秀的法律论文和案例分析,学习其中的论证方法和写作技巧。“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”她是这样想,亦是这样做。“法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,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以严谨的态度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,以虔诚的心态对待心中至高无上的法律的尊严。”

在专业学习上,法学生可能要背最多的书,考最难的题,肖维常年位居总绩点第一。“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,还要努力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背后的原理,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。”她坚持制定学习计划,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,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,达成学习目标。她还会及时进行正向反馈与自我鼓励,这促进她形成良好心态,在法学的学习道路上也更加坚定。两年来,她斩获了第二届“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公共卫生专题竞赛一等奖、全国高校青年互联网人才技能大赛初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,还获得省级、校级、院级多项荣誉,她分享道,“比赛和活动通常伴随着竞争和挑战,参与者需要具备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。这种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锻炼,帮助我在学习中从容应对压力和挑战,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。”

扩展工作“半径”,找准“结合点”

在常学常新中找准工作方向、在善思善悟中提升工作本领、在谋事成事中增长工作才干。在学生工作上,肖维担任学习委员、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等职务,获得了“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”荣誉称号,帮助班级成员获得校级奖学金率提高至超过30%,带领着本班同学积极参加实践课程,在学习上为同学答疑解惑,所在班级被评为“校级先进班集体”。作为学生会学习部部长,她主办最美读书笔记评选、“法院之星”优秀师生表彰大会等多项学风建设活动。期间她还参加学生干部培训会,分享了学生干部的“八字真言”,介绍了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要求,帮助新生班委们清晰自身职责。她表示,“有效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的设定让我工作与学习两不误,并且我的工作通常涉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推动,更能促进我的学习兴趣和学术素养。”

学习之余,肖维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,将自己的所学与志愿服务联系起来。在“电信诈骗”主题法律援助活动中,她向社区老年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,解决相关法律问题。“在这个过程中,我得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对司法事务的近距离感受,更重要的是注入了一颗公正、无私、奉献之心。”提及这些志愿活动,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与此同时,她在法院实习,负责外出实践报告撰写、案例分析。在律师事务所负责撰写各类文书、检索法律法规、制作开庭材料等工作。超过500个小时的实习经历给了她新的感受,“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,那些曾经在书本上的法条,在现实生活都变得生动起来。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应用和实际操作。”

激发比赛“动力”,注重”落脚点”

明法于心,守法于行。新青年要做宪法的践行者、宪法的维护者,而肖维正为此奋楫笃行。大三的课程很多,参加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比赛,时间紧任务重,因此在比赛期间她会平衡自己的学习和备赛,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。同时,她还积极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利用多种法考资源来增强她对宪法的理解,比如一些老师总结的速记口诀或者对条款背后原理的趣味性解读,帮助她更好地进行宪法法考题库练习。

面对来自31个省高校的竞争对手以及比赛前的焦虑心态,在之前的小组赛过程中,她通过一道高校组必答题带领队伍打入决赛,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让她对决赛中的答题有十分把握。决赛环节分为必答题、抢答题和你“话”我猜,在必答题环节中,比分落后的她仍能保持沉着冷静,迅速回忆备赛期研读的宪法条款、修正案和案例,将其应用于比赛的实际问题和情境中,在抢答题环节稳定发挥,最终在你“话”我猜环节中抢得先机,获得全国一等奖。回想起激烈的比赛,她表示:“参加这次比赛,最终目的并非获奖,而是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。通过备赛和参赛的过程,帮助我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,掌握了更坚实的宪法知识基础。”

时光荏苒、白驹过隙,肖维仍是那个星光下的赶路人。今后,她将继续怀揣着梦想,做好学业规划,铆足劲头为未来拼搏,用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法学的奥秘,努力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、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专业型法学人才,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一份力量。(审稿:张文辉)